今年3月,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牵头出台市中区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“提速增效20条”,随着改革举措的有效推进,各项政策得以落地生效,在助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受惠项目不断增加。
容错纠错机制助力经济“增效”
针对部分小型商铺开业前装修时,未取得相关建设手续便提前进场施工的问题,为保障民营企业有序健康发展,“提速增效20条”首次提出装饰装修项目容错纠错及信用承诺机制。对影响较小且能够及时整改的开工项目,由参建相关单位向住建部门做出承诺,住建部门进行首次豁免。政策出台以来,中泰证券济南纬二路证券营业部等14个项目单位成为受益主体,既保障了工程质量、节省了企业时间成本,同时也起到了惩戒警示的作用。
精简申请材料助力审批“提速”
为解决项目变更手续繁琐问题,市中区以新理念、新思路、新举措推动流程再造,简化施工许可证人员变更审批流程,通过工改系统的信息共享功能实现项目负责人在线押证检测,精简单位及人员资质等3项纸质材料,推动施工许可变更“即来即办”。截至目前,已为机床一厂城市更新等30余个项目在办理施工许可变更手续过程中即时办结,压缩纸质材料近百份。
“无感审批+有感服务”模式助力企业“减负”
“提速增效20条”不仅着眼于优化审批流程、压缩办理时限,更是将优质、高效的服务贯穿到企业发展过程中,让企业感受到来市中好办事的品牌温度。在推动市政公用服务领域改革过程中,市中供电中心进一步深化完善“无感审批+有感服务”模式,由“行业管家”主动服务,帮助山东易安智翱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在电力接入工程上实现“零投资”,累计为企业在电源侧节省用电投资成本21余万元,切实为企业发展降成本、增活力。
民营企业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。下一步,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市“项目突破年”任务和市中区“深化落实”“提速增效”要求,以“审批做减法、服务做加法”为目标,以“提速增效20条”有效实施为落脚点,助力更多民营企业在市中茁壮成长、勇攀高峰,谱写市中民营经济健康发展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